春季万物复苏,我们的皮肤经过漫长“冬眠”后也逐渐苏醒,人体皮脂腺与汗腺的生理活动日渐增强,皮肤显得细腻而有光泽。但是,漂浮于空气中的各种尘埃、微生物和花粉的增多,很容易粘在脆弱敏感的皮肤上,引起瘙痒和过敏性皮肤病。油性皮肤的人,因气温变暖,皮脂分泌过多,如保养不当,易造成毛孔堵塞,引起粉刺痤疮。
春季,该如何防止各种皮肤病侵扰呢?由生命时报社、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医名家云课堂”系列活动,邀请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任姚春海,给大家上一堂皮肤保养课。
在皮肤病大夫眼里,春季是多事的季节,应谨防以下几种皮肤病的发生。
过敏性皮炎
患者皮肤会出现起疹、红肿、发痒、脱皮等症状。春天花粉通过呼吸道吸入,飘飞的柳絮会沾到身上,因此,过敏性皮肤疾病是春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容易过敏的人要尽量减少外出,离开过敏原,特别是花草树木多的地方。
接触性皮炎
表现为皮肤局部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严重者有水泡、脱皮等现象出现。一旦发生接触性皮炎,应找出原因并停止使用或接触这些物品。
粉刺、痘痘
症状表现为皮肤上起粉红色小颗粒状痘痘。有这种问题的人群,要经常清洗面部,以清除堵塞毛孔的垢渍,保持面部清洁卫生。平时选用一些偏清爽型含油脂少的护肤品。
湿疹
表现为局部红斑、丘疹密集成片,剧烈瘙痒。患处皮肤湿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苔藓化,也可能出现脓包或结痂。
发生湿疹,首先会导致皮肤表面出现皮损,如果久治不愈,皮损的面积增大,容易发生水疱和脓疱,一旦用手去抓挠,会留下疤痕,严重影响到外观。
荨麻疹
症状表现为患处迅速出现大小不等块状的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比较常见的是指甲或硬币大小。皮肤剧烈瘙痒或有烧灼感,常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但是数小时后又逐渐消退,会反复发作。
体癣
大部分癣症开始为红色丘疹或丘疱疹,逐渐扩大,边缘有干燥性鳞屑,瘙痒难耐。易发于多汗潮湿部位,会反复发作。
脏腑失调,皮肤遭殃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从人体的完整统一性出发,皮肤病虽发于外,但其病因绝大多数是由于外感六淫邪气、虫邪、疫疠,而发病于肌肤腠理,其病因与体内阴阳气血的偏盛和偏衰相关。简单来说,内因是发病根据,外因是发病条件。外因比较好理解,就是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内因可归结为三种:
情志变化
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生理反映,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致病的,但如果情感过度兴奋或抑制,就会伤及五脏,致使五脏失调,而反映到皮肤表面发生皮肤病。
饮食不节
食物是营养的源泉,但如果没有节制的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或过于偏食,都会造成疾病。一般来讲,过食肥甘厚味容易生热、生湿、生痰造成致病因素;暴饮暴食可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过量饮酒可致湿热内蕴等。
劳累过度或过度安逸
过度疲劳、不注意休息或贪图安逸、不热爱劳动,都会使机体气血凝滞,肌肉、脏腑失其生理常态,而形成发病因素。
护肤防敏,中医怎么做
针对皮肤问题,中医药有其独有的应对方法,临床上,茜草、桃仁、荆芥穗(炭)、蛇蜕(酒炙)、赤芍、当归、白茅根、地肤子、苍耳子(炒)、地黄、连翘、金银花、苦地丁等中药材都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具有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的功效。
如果觉得方剂麻烦,也可以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成药,比如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就有产品,专门针对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齇、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的问题。
也可结合体质,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比如擦洗法、湿敷法、针灸拔罐等。日常护肤,要做到合理饮食、选择宽松的衣物、取暖有度、洗澡次数不宜频繁、放松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