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关注 >> 正文

【省林草局】566株!我省摸清古树名木家底

发布日期:2020-03-14    点击:

记者从省林草局了解到,省林草局委托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完成了我省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截至目前,全省现有古树名木566株,其中古树559株、名木7株,主要分布于西宁、海东等地。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具有极高的生态、观赏和科研价值。我省各地通过建立古树名木挂牌建档制、管护责任制、追踪管理制、枯枝死杈清理制、异常情况报告制,实现层层有责任,株株有档案,棵棵有人管,对古树名木监测、病虫害防治、施肥、松土、除草等养护,并建立一树一册工作日记的职责。同时,加强了古树名木的监测工作,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等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实行定期报告。

各古树名木养护管理责任单位对濒临死亡的古树名木,组织专家开展会诊和抢救工作,及时采取必要的复壮措施。不断完善各项保护措施,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设置保护性栅栏、支架支撑、避雷针,有针对性地开展填堵树洞、防治病虫害、灌水施肥等复壮管护措施,确保古树名木健康生长。

目前,我省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中,严格落实禁止移植大树、古树,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通过采取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抢救复壮等措施,确保古树名木健康成长。

相关链接

我省河湟谷地一带海拔低,植被、水资源较为丰富,为古树名木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较多,不乏有常见的青杨、白榆、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旱柳、丁香等,也有鲜见的银杏、梧桐、花叶海棠等。以下,选取了几株较有代表性的古树名木。

乐都有株千年花叶海棠

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海东市乐都区芦花乡十字村,有一株千年古树,名叫花叶海棠。十字村村民李克峰解释,以前包括十字村在内的乐都下北山地区是一片原始森林,有许多古树,这株古树便是其中一株。如今,在深山沟里,还有树龄小的花叶海棠零散分布。

远远看去,这株花叶海棠静静屹立在一处不显眼的半山坡,宛如一位年迈的老人守望着脚下的土地。“小时候,海棠成熟,我和同伴经常爬到树上摘果子,豌豆大的海棠甜如蜜,到现在还忘不了。”村民李克峰五十多岁了,提起小时候和同伴一起摘果实的情景,脸上绽放出笑容。

走到跟前,只见海棠树的树干上散布着大小不一的洞。一旁的李克峰说,洞是小孩子们用铲子、镰刀等工具挖的。由于树高干粗,小孩爬不上去,就在树干挖小洞当脚踏用。他小的时候,洞口比较大,如今洞口渐渐合缝了。

站在树下,抬头仰望,发现树枝有燃烧的痕迹。古树曾在十几年前遭受过一次致命创伤。由于树干内腐朽,加之夏天气温高,暴晒几天后,竟自燃了。村民看见海棠树枝冒青烟,急忙用斧头在树干上挖出一处长10厘米、宽5厘米的豁口,才保住了古树的命。

2003年7月7日,青海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测定结果显示,这株古树为花叶海棠,为蔷薇科苹果属,树高12米、胸径83厘米,唐宋时期生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对研究乐都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藏身西宁总寨的古旱柳

走进西宁市总寨,巍峨的总寨堡玉皇阁屹立在村中央。离玉皇阁不远处的总北村的一条小巷里,一株五百多年树龄的大旱柳,挺拔苍劲。

时间已过去五百多年,这株旱柳是总寨少有存留的古树之一。

沿着小巷往里走,粗壮的旱柳树屹立在眼前。目测树高30多米,至少4个成人才能合抱。树皮用手轻轻一扒,就有碎木屑掉落下来。在树干上端有个穿孔的洞,让人惊奇。走近古树下观察时,发现有几处被人为封死的小洞。在村民韩建武的印象里,古树曾自燃过两次,其中一次是在凌晨起火,被闻讯赶来的消防人员扑灭。村民担心古树空心再次引起自燃,就用泥土将树洞封死,让空心的树干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这株旱柳于2005年被列入西宁重点古树名木。在总寨镇的总北、总南两村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有四五株,其中总北村的旱柳树龄最大,在西宁周边很少见。

这株古树主干大部分已朽烂,形成空心,奇怪的是,依旧健壮,每到春天,整株树换上一身绿装。旱柳主干空心朽烂还能成活?记者走访了我省植物研究方面的专家。据专家解释,在古树考察中,经常看到百年或千年以上的古树树干中心空洞,树干中心木质部腐朽成空洞,只剩下外壳皮部,仍能生长得枝叶繁盛。正如老话所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树木的生长靠的是树皮,因为树皮中有维管束等结构,负责运输水分、无机盐等各种营养物质,就算将树木中间的木质去掉,只要树皮还在,就不会影响到营养物质的传递,也就不会影响到古树的生长。

旱柳是我省常见的树木之一,也是我省古树中数目较多的品种之一,尤其在河湟谷地有大面积的分布。

置身古寺的白旃檀树

在塔尔寺大金瓦殿前,有株600余年历史的白旃檀树。这株白旃檀树是省内目前发现的树龄最大的白旃檀树。

白旃檀树,学名暴马丁香,一般生长在海拔10米至1200米之间的山坡、灌丛或林边。树龄300年以上的白旃檀树在我省共发现两株,分别在湟中县的塔尔寺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弘化寺。

在塔尔寺,这株白旃檀树周围被两米高的栅栏保护着,干裂的树枝伸向四处,仿佛诉说着古树久远的历史。导游赵红芳说,这是塔尔寺的一大景观,它的树龄与塔尔寺历史一样古老。

距塔尔寺近200公里的民和县弘化寺也有一株白旃檀树。因气候、地理条件的不同,弘化寺园内的白旃檀树枝繁叶茂。据考证,这株树高16米,冠幅6米,已有380年的历史。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省内除了在湟中县塔尔寺和民和县弘化寺有白旃檀树,在乐都的瞿昙寺、民和县中川乡的朱家寺等也有种植记载。(赵俊杰)

Copyright © 青海师范大学新型肺炎防控专题网站

青海师范大学宣传部负责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