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防治知识 >> 正文

「无偿」献的血,最后都用在哪里了?

发布日期:2021-06-16    点击:

每个成年人体内约有4.5升血液,而200毫升血液,或许就能挽救他人生命。据国家卫健委统计,全国无偿献血人次由1998年的32.8万提高到2020年的1553万,增长了47倍,每千人口献血率由1998年的4.8‰提升至2020年的11.1‰。每一袋凝聚着爱心的血都能让生命得以延续,但献血前,你可能会纠结安全性、献血量、血液去向等问题,不敢迈出第一步。事实上,科学献血从采集到利用都有套严谨程序。

献全血vs成分献血,选哪种?人体中的血液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在我国,全血捐献和单采血小板是两种常见的献血类型。献全血:一次采集全部血液成分的过程;成分献血:借助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某一血液成分(如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二者程序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成分献血需要检测献血者体内某种血液成分的含量及其他相关指标;成分献血的时间稍长于献全血,每献一个单位机采血小板,需要40~60分钟。相对来说,成分献血比献全血好主要有以下原因:成分献血对于人体消耗较少:由于血小板生成周期要比红细胞短的多,成分献血利用机器采集浓缩血小板,这样会比献全血恢复得快。成分献血可节约血液资源,一位成分血捐献者可以提供一到两个治疗量的浓缩血小板,相当于献全血分离成分的5~10倍,快捷有效,而且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

献血不仅能帮助他人,对捐赠者本人也有以下好处:血液流动更畅通,美国洛约拉大学血库主任菲利普·克里斯托弗博士表示,经常献血的人很少生病住院,献血会让血管内膜少受损伤,动脉堵塞也较少。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献血者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患上癌症的风险也更低。体内铁元素含量保持平衡,健康成年人体内通常含有5克铁元素,大部分存在于红血球和骨髓之中。捐献出200毫升血液之后,人体只丧失了大约1/4克的铁元素。这一数量从献血之后几周内的饮食中就能得到补充。但血液中铁元素的含量过高会对血管健康造成损害,适当降低铁元素的含量有助于减轻与血管畸形有关的疾病的风险,比如心脏病和中风等。一次说清献血的5个疑问,血液至今仍然无法人工合成,只能依靠健康人群无私捐献。每一袋饱含爱心的血液经过无数环节,最终进入医院,完成它们延续生命的使命。

对于献血这件事,你可能有以下疑问:献血是否会贫血或影响免疫力?人体血液具有再生功能。每次献血量只占人体血液的极少部分,不会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经过机体的自我调节,缺少的血细胞很快就会得到补充、恢复,不会引起贫血。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参加献血,还能促进血液再生。人体血液红细胞占较大比例,白细胞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献血不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以一个正常成年人为例,一次献血200~400毫升,所消耗白细胞仅仅是人体总数的1%~2%,1~2小时就能从骨髓得到补充。

为什么无偿献血,用血却收费?血液从捐赠到临床使用要经历采集、分离、检测、运输以及储存等步骤,这些步骤都会产生相应设备的费用。因此,献血是免费的,但用血却要有偿,并非医疗机构以此获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明确规定,公民临床用血时,只需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献过的血都去哪儿了?献血分全血和成分血两种。有时候人们需要输血时,可能会被告知“成分输血”。其实血液成分精细分化,制作成高浓度、高纯度的血液制品,更有针对性地输给不同症状的患者。无偿献血者献出去的血是以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形式运用到需求者身上,无需担心被浪费。对于检测不合格的血液,血液中心会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和报废处理。

献血后必须大补吗?就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而言,健康成年人献血后完全不必进补各类营养品。O型血是“万能血”吗?虽然O型血没有A、B抗原,但O型血中的抗A、抗B凝集素能与其它血型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不能大量输入。因此,O型血并非“万能血”。

献血前后,各有注意事项,科学献血对捐献者的身体条件、献血量等都有要求,为了让身体有个好状态,捐献前后各有注意事项:献血量,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健康成年人一次可献全血200或400毫升(初次献血或体重未达到50公斤者可献200毫升)。每当献血后,人体内的组织液和脾脏内贮存的血液,在1小时后就能将循环血量补回来。所以,在规定范围内的献血量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献血频率,献血后,人体血细胞再生需要一定时间,其中血小板生存周期在15天左右,白细胞1个月左右,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代谢周期为3个月左右。因此考虑血细胞的恢复,国内成分血(血小板)的献血间隔为两周至一个月(一年不超过24次),献全血的间隔不低于6个月。

献血人群,普通健康人群都可以献血,但女性月经前后3天、妊娠期、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近期有手术、感冒、肺炎、痢疾、急性胃肠炎等情况者暂不能献血。此外,有血液系统及传染性疾病者不能献血。

献血前,献血前几天以素食为主,最好少进食油腻食物;不吃虾蟹等蛋白质过高的食物,以避免血液中出现过敏物质;献血前一天不能喝酒,献血前要吃早餐,不能空腹;献血前一周内不要服用药物。献血时,采血时,捐献者应全身放松,被采血的手臂尽量与心脏在一条水平线上。献血后,适当增加营养,多吃有利造血的食物,适当补充糖分和蛋白质;针眼部位保持干燥清洁;献血当天不要进行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长途驾驶、体育比赛等,1~2天内不宜剧烈活动;多饮水,多吃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蔬果等,献血后一个月内最好别喝茶。

Copyright © 青海师范大学新型肺炎防控专题网站

青海师范大学宣传部负责维护